1到6岁的脑筋急转弯我是怎么教儿子学会了想得出为什么的

我是怎么教儿子学会了想得出“为什么”的?

记得当时,我刚带着1岁的孩子去图书馆,那时候他还不会说话,只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。有天,他突然对一本画着小熊的书感兴趣,开始用手指指点点。我就随口问他:“你要这本书吗?”他看了我一眼,然后眨巴眨巴眼睛,我知道这个小家伙在思考。他抬起头看着我,用他的方式回答:“因为它是我。”那一刻,我意识到,这个小脑袋里已经开始酝酿着问题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渐渐学会了说话,但更多的是提出问题。2岁的时候,他会不断地问“为什么”,而且总是期待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。在那个年龄段,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,解释可能就是给出一个简单的事实或者原因。但对于1到6岁的小朋友来说,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共鸣。

3岁的时候,我们玩游戏,一不注意,就听见他问:“爸爸,你为什么总是赢?”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,我的回答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解释,而应该引导他们探索事物背后的逻辑和意义。我于是告诉他:“因为我练习了一会儿,而且你也可以练习哦。”

到了4岁,他的问题更加深入,“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饭?”这个问题让人联想到生命力、生存之道等更大的主题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故事,比如农耕时代人们如何为了生存而种植作物,让孩子们从故事中获得启发。

5岁时,他开始关心周围的人和事,“老师为何不喜欢某些颜色”?这样的问题促使我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,以及不同人的喜好与偏好。同时,这也是一个学习如何尊重不同意见的机会。

到了6岁左右,孩子们对世界越来越敏感,他们开始提出的问题更加复杂,如“科学家研究宇宙是什么意思呢?”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提供更深层次的解释,并引导他们探索知识的大海。

通过这些经历,我发现,与其给予孩子直接答案,不如激发他们自己寻找答案的心态。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通过游戏或阅读,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提出质疑,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。当你的孩子能够自信地回答自己的“为什么”时,你就成功地培养出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小智者。而这,也正是我作为父母最大的满足之一。

标签: